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表皮样囊肿?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变,主要由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囊性结构所致。其形成可能与皮肤损伤、毛囊阻塞或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下无痛性肿物,需通过医学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

1、病因

表皮样囊肿的形成通常与皮肤外伤或毛囊损伤有关。当表皮细胞因外伤被带入真皮层时,这些细胞会持续增殖并分泌角蛋白,逐渐形成囊壁包裹的囊性结构。此外,部分病例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表皮组织残留有关,导致先天性表皮样囊肿。

2、临床表现

患者常表现为皮下圆形或椭圆形的无痛性肿物,直径多在0.5-5厘米之间。肿物质地较硬,表面光滑且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当囊肿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或化脓症状。部分囊肿可能因外力挤压破裂,导致囊内角蛋白物质渗出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3、诊断与治疗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进行病理活检以排除恶性肿瘤。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可定期观察,若出现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较大囊肿或反复感染者建议手术完整切除囊壁,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并定期换药。

若发现体表出现不明肿物,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明确性质。日常应避免挤压或自行挑破囊肿,以免加重感染风险。治疗方式需根据囊肿大小、位置及症状由医生评估后选择,术后需按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和随访观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