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镜检查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帮助诊断或筛查疾病。作为消化科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手段,其作用主要包括检查肠道黏膜病变、筛查肠道肿瘤、诊断炎症性肠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发现肠道息肉等。

1、检查肠道黏膜病变

肠镜可直接观察结肠及直肠黏膜的形态、颜色和血管纹理,识别是否存在充血、糜烂、溃疡或出血点等异常表现。例如,慢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黏膜水肿,缺血性肠病可见局部黏膜苍白或坏死。

2、筛查肠道肿瘤

肠镜能及时发现肠壁肿物,尤其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检查中若发现可疑病灶,可通过活检钳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50岁以上人群或存在家族史者建议定期筛查。

3、诊断炎症性肠病

对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肠镜可清晰显示肠道黏膜的连续性炎症改变,如鹅卵石样外观、隐窝脓肿等特征性表现,同时能确定病变累及范围及严重程度。

4、评估治疗效果

针对已确诊的肠道疾病患者,复查肠镜可对比治疗前后黏膜修复情况。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

5、发现肠道息肉

肠镜能检出从微小息肉到较大腺瘤的各种增生性病变,并在检查过程中直接切除多数息肉,降低其癌变风险。尤其对广基息肉或直径超过1cm的病变具有诊断价值。

肠镜检查前需严格进行肠道准备,确保视野清晰。检查后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就医。建议高危人群每5-10年定期复查,有家族遗传史者应缩短筛查间隔。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需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