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恒牙通常有28至32颗,具体数量取决于智齿是否完全萌出。牙齿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种类型,不同位置的牙齿具有特定名称。
1.切牙
位于口腔前部中线两侧,上下颌各有4颗,共8颗。切牙牙冠呈铲形,边缘锐利,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上颌中切牙是口腔内最显眼的牙齿,其大小和形态对美观影响较大。下颌切牙体积较小,牙根相对细长。
2.尖牙
位于切牙远中侧,上下颌各有2颗,共4颗。尖牙牙冠呈锥形,牙尖明显突出,具有穿刺术和撕裂食物的功能。上颌尖牙牙根最长,在维持面部轮廓和咬合关系中起重要作用。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尖牙阻生或异位萌出。
3.前磨牙
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颌各有4颗,共8颗。前磨牙牙冠呈立方形,咬合面有2个牙尖,具有辅助磨碎食物的功能。第一前磨牙常作为正畸治疗中拔牙的首选对象,第二前磨牙与邻近牙齿共同维持牙弓长度。
4.磨牙
位于牙列最后方,上下颌共有12颗(包括智齿)。第一磨牙约6岁萌出,咬合面有4-5个牙尖,咀嚼效率最高。第二磨牙在12岁左右萌出,第三磨牙即智齿多在18岁后萌出,常因萌出空间不足引发冠周炎,需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保留。
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通过X线片监测智齿生长情况。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面,配合牙线清理邻面,维护牙周健康。出现牙齿排列异常或咬合问题时,应及时咨询正畸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