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糜烂性胃炎如何治疗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调理、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积极调整生活习惯,促进恢复。

1.日常调理

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摄入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减少酒精、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建议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同时注意情绪管理,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

2.药物治疗

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炎症;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瑞巴派特等能形成保护层,促进糜烂面修复。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铋剂的四联疗法根除细菌。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等促胃动力药。

3.内镜治疗

对于活动性出血或糜烂面较大的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止血治疗,如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或钛夹封闭创面。内镜治疗能有效控制急性出血,降低输血需求,术后需配合禁食和静脉营养支持。

4.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胃穿孔、难以控制的出血或癌变倾向,需考虑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部分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营养状况及并发症。

5.并发症处理

合并贫血时应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反复出血导致休克需及时补液、输血;胃黏膜萎缩患者需定期胃镜复查,警惕癌变风险。

糜烂性胃炎患者需严格戒烟,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大便颜色、腹痛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应立即就医。用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确认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