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鹅口疮和马牙的区别有哪些

张耀国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鹅口疮和马牙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问题,但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发生部位及治疗方式上有明显区别。鹅口疮是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而马牙属于新生儿牙槽黏膜的正常生理现象,两者通常可通过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区分。

1、病因不同

鹅口疮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或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马牙则是新生儿期牙板残留的上皮细胞角化堆积形成,属于生理性改变,并非疾病。

2、临床表现不同

鹅口疮表现为颊黏膜、舌面或上腭出现白色乳凝块样斑膜,强行擦拭后可见充血创面,可能伴随疼痛和拒食。马牙多出现在牙龈边缘或牙槽嵴处,呈米粒大小的白色或黄白色颗粒,无红肿或疼痛,不影响正常进食。

3、发生部位不同

鹅口疮病灶可出现在口腔内任何黏膜区域,包括舌面、颊黏膜和软腭。马牙仅局限于牙龈部位,通常对称分布于上下颌牙龈处,不会蔓延至其他口腔区域。

4、治疗方式不同

鹅口疮需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并涂抹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马牙属于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自行脱落,禁止人为挑破以免引发感染。

若家长发现婴幼儿口腔出现白色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鹅口疮需规范抗真菌治疗,而马牙切忌强行干预,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即可。通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可准确鉴别两者,避免误诊误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