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理因素引起,若伴随活动受限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生理性腰痛多与久坐、受凉等因素有关,适当休息后可缓解。
1.腰肌劳损
长期弯腰劳动或久坐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筋膜反复牵拉,形成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腰部酸胀痛且活动受限。需避免久坐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髓核压迫神经根会引起腰痛,常伴随下肢麻木或放电样疼痛。咳嗽时疼痛加剧的患者需通过CT或MRI检查确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必要时采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神经根水肿。
3.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腰部绞痛或叩击痛,常伴随血尿、尿频等症状。泌尿系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感染患者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4.妇科疾病
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可能放射至腰部,表现为下腹坠痛伴腰骶部酸痛,月经期症状加重。需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可采用甲硝唑片、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
5.强直性脊柱炎
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晨起时腰背僵硬持续30分钟以上,伴随夜间疼痛加重。HLA-B27基因检测和骶髂关节CT可辅助诊断,确诊后需规范使用依那西普注射液等生物制剂治疗。
若腰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需立即就诊。日常需注意腰部保暖,避免搬运重物,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