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前的必要检查项目通常包括超声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妇科检查以及血型鉴定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妊娠情况并确保用药安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药物流产前的关键步骤,主要用于确认是否为宫内妊娠以及孕囊的位置和大小。通过腹部或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排除异位妊娠、葡萄胎等异常妊娠情况,并判断妊娠周数是否符合药物流产的时间要求(通常为停经49天内)。若检查发现胚胎发育异常或位置特殊,可能需要调整终止妊娠方案。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等指标,帮助发现贫血、感染等情况。药物流产可能导致阴道出血,若存在严重贫血可能增加风险。此外,若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提示潜在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再实施药物流产。
3.凝血功能检查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用于评估凝血系统是否正常。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药物流产时易发生大出血,此类人群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或选择其他终止妊娠方式。严重凝血异常者甚至需提前备血。
4.妇科检查
通过阴道窥器检查了解宫颈状况,排除急性生殖道炎症(如宫颈炎、阴道炎)。若存在严重炎症需先治疗,否则可能引起宫腔感染。同时检查子宫位置和大小,核对与停经时间是否相符,排除子宫畸形等特殊情况。
5.血型鉴定
明确血型可为突发大出血需紧急输血时提供保障。RH阴性血型者流产后需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防止母体产生抗体影响未来妊娠。此项检查对稀有血型人群尤为重要。
进行药物流产前应如实告知医生既往病史、过敏史及孕产史。所有检查结果正常方可遵医嘱服用,流产后需按时复查超声检查确认妊娠物排出情况。若出现剧烈腹痛、发热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两倍,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