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瘙痒通常需要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病原体检测、阴道pH值测定以及阴道镜检查等,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明确病因后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1.妇科常规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外阴及阴道黏膜是否存在红肿、破溃、赘生物等异常表现,并进行双合诊了解子宫及附件区有无压痛或肿块。该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外阴炎、阴道炎或盆腔炎症等情况。
2.白带常规检查
使用无菌棉拭子取阴道分泌物,检测清洁度、pH值、白细胞数量及有无滴虫、假丝酵母菌等病原微生物。若发现线索细胞或胺试验阳性,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病;若存在大量假丝酵母菌孢子或菌丝,则考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3.病原体检测
通过分泌物培养、核酸扩增检测等检测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人乳头瘤病毒等病原体。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可快速检测HPV感染,对排除尖锐湿疣或宫颈病变有重要意义。
4.阴道pH值测定
正常阴道pH值在3.8-4.5之间。若pH值大于4.5,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该检查操作简便,可辅助判断阴道微生态是否失衡。
5.阴道镜检查
对于顽固性瘙痒或肉眼可见赘生物的患者,需在阴道镜检查下观察宫颈及阴道壁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必要时进行活检以排除外阴上皮内瘤变、HPV感染相关病变或恶性肿瘤。
出现阴道瘙痒时应避免搔抓或自行用药,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若伴随分泌物异味、异常出血或瘙痒持续超过一周,需及时到妇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根据病因选择局部用药或全身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