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理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理主要与调节气血、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以及增强免疫力有关。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免疫功能以及促进代谢循环等方面。

1.促进气血运行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改善疲劳感。例如针刺足三里穴、关元等穴位可增强气血生化功能。

2.调节脏腑功能

该病常涉及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针灸能够调节脾胃运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通过刺激肾俞穴、太溪等穴位可补肾益气,帮助恢复机体能量代谢平衡。

3.调节神经系统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降低皮质醇水平,缓解应激反应。同时可促进内啡肽、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释放,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4.改善免疫功能

长期疲劳者多存在免疫细胞活性降低。针灸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反复感染风险。

5.促进代谢循环

针灸刺激可增加局部组织ATP生成,改善细胞线粒体功能,加速乳酸等代谢产物清除。临床观察显示,连续治疗4周后患者握力、步行耐力等体能指标明显提升。

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通常每周2-3次,连续治疗2个月可获得较明显改善。治疗期间需配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心理调节,避免过度消耗体能。若出现晕针、局部出血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告知医师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