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后出现口腔溃疡可能与器械刺激、黏膜损伤或局部感染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护理、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常见处理方法包括使用药物缓解症状、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结构以及避免刺激因素。
1、药物治疗
若溃疡疼痛明显或伴随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喷剂等药物促进愈合,或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修复。对于继发细菌感染者,医生可能开具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抗菌治疗。
2、局部护理
每日用温盐水或0.9%氯化钠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刷牙时避开溃疡创面,选择软毛牙刷,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可使用含芦荟或甘草成分的护理型漱口水辅助修复。
3、饮食调整
暂时避免食用过热、辛辣或酸性食物,如辣椒、柑橘等。建议选择常温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等,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如燕麦、瘦肉等。
4、避免刺激因素
治疗期间需严格戒烟戒酒,避免咀嚼槟榔等硬物。洗牙后1周内不建议使用牙线或牙签,减少对口腔黏膜的机械性摩擦。
5、及时就医
若溃疡持续超过2周未愈,或伴随明显肿胀、渗液、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排除其他病变,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
出现这种情况需避免自行挑破溃疡或使用偏方处理。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洗牙后建议使用抗敏感牙膏缓解牙齿敏感,并遵医嘱每半年至一年进行口腔检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