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的血糖正常值标准与普通人群有所不同,主要因妊娠期激素变化及胎儿需求而调整。通常孕期血糖控制更严格,需重点关注空腹、餐后及糖耐量数值。具体标准差异如下:
1、空腹血糖
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通常为3.3-5.1mmol/L,低于普通成人3.9-6.1mmol/L的标准。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空腹血糖易升高,因此控制上限更低。若两次测量空腹血糖≥5.1mmol/L,可能提示妊娠期糖尿病。
2、餐后血糖
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应≤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均低于普通成人餐后2小时小于7.8mmol/L的标准。妊娠期餐后血糖过高会增加巨大儿风险,需通过分餐、低升糖指数饮食调控。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孕妇需在孕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界值分别为空腹5.1mmol/L、服糖后1小时10.0mmol/L、2小时8.5mmol/L,任意一项超标即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而普通人群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7.0mmol/L或餐后2小时≥11.1mmol/L。
孕期血糖监测频率需增加,建议每日至少检测四次血糖(空腹及三餐后)。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医学营养治疗、运动干预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普通人群的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故孕妇禁用。
孕妇需每周记录血糖变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小于5.5%)。发现血糖波动或持续超标时,应及时至产科和内分泌科联合门诊就诊,避免引发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等并发症。产后6-12周需复查血糖,评估糖代谢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