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牙冠修复后咬合不适怎么调整?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牙冠修复后出现咬合不适可能与修复体高度、形态或邻接关系异常有关,通常可通过调磨修复体、重新制作牙冠、适应观察等方式进行调整,必要时需结合药物治疗或更换修复体。建议及时复诊评估,避免延误治疗。

1、调磨修复体

若咬合不适因修复体局部高点导致,医生会通过咬合纸标记后,使用专业器械对修复体表面进行精细调磨,消除咬合干扰点。此过程需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操作,避免过度磨损牙冠或损伤基牙。调磨后需再次确认咬合接触均匀,达到功能性咬合标准。

2、重新制作牙冠

当修复体形态严重不良、边缘不密合或基牙预备不足时,需拆除原有修复体,重新取模制作。数字化扫描技术可提升制作精度,确保修复体与对颌牙的咬合接触点分布合理。对于全瓷冠咬合面崩瓷等情况,必须完全更换新修复体。

3、适应观察

部分患者在修复后1-2周可能出现暂时性咬合不适,因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需要适应新咬合高度。建议避免单侧咀嚼或咬硬物,配合咬合肌放松训练,如热敷和轻柔按摩。若2周后症状无缓解,需及时复诊处理。

4、药物治疗

急性咬合创伤引发牙龈肿痛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伴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者,可联合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5、修复体更换

对于反复调磨仍无法改善的咬合问题,或修复体已出现破损、老化等情况,需选择更合适的修复方式。如原金属冠咬合面过度磨耗可更换为氧化锆全瓷冠,咬合空间不足者可考虑改为嵌体修复,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垂直距离。

出现咬合不适时应避免自行咬硬物调试,防止修复体折裂或基牙损伤。建议修复后24小时内进行咬合复查,使用牙线检查邻接关系。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冲牙器清理修复体边缘。若伴随持续性疼痛、牙齿松动或修复体脱落,应立即就诊处理基牙可能存在的继发龋或牙周问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