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拖延治疗可能引发牙髓坏死、根尖周炎、间隙感染、骨髓炎以及牙齿丧失等后果。这些情况与炎症扩散和细菌感染加重密切相关,需及时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
1、牙髓坏死
牙髓炎未及时治疗时,炎症持续发展会导致牙髓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发生坏死。此时牙齿可能失去活力,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牙齿变色,甚至形成根管内腐败物质。
2、根尖周炎
感染可通过根尖孔扩散至根尖周围组织,引发根尖周脓肿或囊肿。患者常出现咬合痛、牙龈肿胀,严重时可能伴随颌面部蜂窝织炎,需进行根管治疗或切开引流。
3、间隙感染
炎症突破颌骨后可沿筋膜间隙扩散,引发眶下间隙、咬肌间隙等部位感染。典型表现包括面部肿胀、张口受限及发热,若感染蔓延至颈部或颅内可能危及生命。
4、骨髓炎
长期未控制的感染可能侵袭颌骨,导致骨髓炎。这种情况可能造成骨质破坏、死骨形成,治疗需结合抗生素和手术清创,病程长且易复发。
5、牙齿丧失
当牙体组织严重破坏或感染无法控制时,患牙可能无法保留而需拔除。牙齿缺失后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及邻牙稳定性,后续需进行义齿或种植修复。
牙髓炎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并保留患牙。若已出现剧烈疼痛、牙龈肿胀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口腔科就诊。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冷热刺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预防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