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引发的牙疼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咀嚼疼痛、牙龈萎缩以及牙齿敏感等特征,可能与炎症刺激和牙周组织破坏有关。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1、牙龈红肿出血
牙周病患者的牙龈因长期炎症刺激会出现红肿,触碰或刷牙时易出血。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尤其在进食硬物或受到摩擦时,疼痛感会加重。
2、牙齿松动移位
随着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膜损伤,牙齿逐渐失去支撑,出现松动现象。患者在咬合时会感觉牙齿晃动无力,严重者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或脱落。
3、咀嚼疼痛不适
由于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患者在咀嚼食物时容易受到冷热或机械刺激,产生明显酸痛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持续性钝痛,尤其在进食坚硬或黏性食物时症状加剧。
4、牙龈萎缩敏感
牙周组织破坏导致牙龈向牙根方向退缩,牙颈部或牙根面暴露,遇到冷风、酸性食物时会引发短暂而尖锐的刺痛,这种敏感症状可能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
5、牙周脓肿形成
在感染急性发作期,牙龈局部可能形成脓肿,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跳痛,患牙对应面部可能出现肿胀,并伴随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饭后使用牙线清除食物残渣。若已出现明显松动或脓肿,需及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必要时需接受牙周手术或松动牙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