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吸收能否恢复通常需根据吸收程度进行判断。早期干预可能改善部分骨吸收,但中重度吸收一般难以完全恢复。
牙槽骨吸收的恢复情况主要与牙周炎的发展阶段相关。轻度牙槽骨吸收时,通过规范治疗如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可有效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炎症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在炎症消退后,通过骨再生手术或骨移植等修复手段促进一定程度的骨量恢复。中重度牙槽骨吸收时,骨质破坏范围较大,即使经过系统治疗也难以恢复原有骨高度,此时治疗目标以控制炎症、防止进一步吸收为主。若未及时治疗,牙槽骨持续吸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建议牙周炎患者尽早就诊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通过定期洁牙、维护口腔卫生减缓疾病进展。对于已出现骨吸收者,需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每3-6个月复查牙周状况。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及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减少菌斑堆积对牙周组织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