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反应或消化系统症状等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上述症状时需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1、体温升高
中暑的核心症状是核心体温显著升高,可能超过40℃。这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障碍,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无法有效通过出汗蒸发散热。患者常伴有皮肤灼热发红,触摸体表可感知异常高温。
2、皮肤表现
早期可能出现大汗淋漓,随着病情进展汗腺功能衰竭时会出现皮肤干燥无汗。皮肤潮红是血管扩张的表现,在热射病患者中尤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灼热感或针刺感等异常感觉。
3、神经系统症状
包括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严重时会出现谵妄、抽搐甚至昏迷。高温会导致脑细胞代谢紊乱,影响神经递质平衡,特别是当核心体温超过41℃时可能引发脑组织损伤。
4、循环系统反应
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可能出现血压下降。高温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引发脱水,血液浓缩后心脏需要加快搏动来维持循环,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
5、消化系统症状
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能伴有腹泻。高温环境下血液重新分配至体表,胃肠道血流量减少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同时电解质失衡也会影响胃肠平滑肌的正常活动。
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及时补充含盐分的水分。若出现高热不退、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需立即送医进行专业降温治疗,避免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