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体温过高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器官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以及心血管系统异常等危险表现,需及时就医处理。以下是具体的危险表现分析: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体温过高会直接损伤脑细胞,导致脑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或癫痫样发作,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射迟钝等体征。
2、多器官功能障碍
持续高温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和血液浓缩,引发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肝脏可能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和黄疸,肾脏损伤会出现少尿或无尿、肌酐升高等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消化系统可能出现应激性溃疡导致呕血、黑便。
3、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出现低钠血症时可引发脑水肿,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肌无力。严重酸碱失衡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意识障碍。
4、心血管系统异常
高温使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心肌细胞损伤可导致心肌酶升高,严重时可能发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
中暑属于急症,当出现体温超过40℃、意识改变或持续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并送医。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平卧位,持续用湿毛巾擦拭体表大血管走行部位,避免自行喂水以防误吸。到达医疗机构后需进行血液净化、器官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