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能导致血压突然下降。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个阶段,其中热衰竭和热射病阶段均可能引起血压下降,但具体机制和表现存在差异。
在热衰竭阶段,患者因大量出汗导致体液丢失,血管内血容量减少,此时血压可能下降至90/60mmHg以下,并伴随头晕、恶心、皮肤湿冷等症状。而热射病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可能出现外周血管扩张和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低血压,同时伴随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等症状。这两种情况均需及时干预,否则可能进展为休克。
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避免高温环境暴露,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低血压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窝等部位,并口服补液盐。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抽搐等表现,需立即送医进行静脉补液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