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初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大量出汗以及四肢无力等症状,通常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后出现。及时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
1、头晕头痛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体液大量流失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脑部供血减少,进而引发头晕。同时血管扩张可能造成颅内压变化,出现搏动性头痛,尤其在太阳穴区域明显。
2、大量出汗
这是体温调节机制启动的典型表现。当核心温度超过37℃时,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汗腺分泌,皮肤表面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但持续出汗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流失,可能伴随口渴、皮肤湿冷等症状。
3、四肢无力
高温使肌肉代谢加快,乳酸堆积易引发乏力。同时电解质紊乱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正常功能,出现手脚酸软、持物不稳等现象,部分患者会出现手指震颤等细微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紧身衣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和颈部大血管处。建议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水分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若休息30分钟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体温超过38℃、意识改变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