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通常是肝细胞损伤的指标,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其数值升高与肝脏炎症或损伤密切相关,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肝功能状态。
转氨酶本身不直接参与肝功能,但它们的升高反映肝细胞受损。例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转氨酶会释放入血。此时若伴有白蛋白下降、胆红素升高或凝血功能异常,则说明肝功能已受损。部分轻度升高可能源于脂肪肝、剧烈运动等非病理性因素,这类情况可能暂时不影响肝功能。
转氨酶升高的持续时间对肝功能影响较大。急性升高如急性肝炎常伴随明显肝功能异常,而慢性持续性升高如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转氨酶可能仅轻度异常,但实际肝功能储备已显著下降。临床需通过Child-Pugh评分等综合评估体系判断真实肝功能状态。
建议发现转氨酶升高时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脏超声等检查。若确诊病毒性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病需戒酒并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日常需避免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