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在病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属于两种不同的子宫内膜病变。具体区别如下:
1、病因不同
子宫息肉通常与局部子宫内膜对雌激素的过度反应、炎症刺激或血管异常增生有关,可能由慢性子宫内膜炎、流产等因素诱发。而子宫内膜增生主要因雌激素长期刺激且缺乏孕激素拮抗所致,常见于无排卵性月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或长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人群。
2、症状表现不同
子宫息肉患者常出现月经间期点滴出血、经期延长或性生活后出血,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子宫内膜增生则以月经量显著增多、经期延长或非经期不规则出血为典型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贫血。
3、诊断方法不同
子宫息肉通过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异常回声团,确诊需宫腔镜下切除后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生需通过诊断性刮宫获取组织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三种类型,其中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4、治疗方式不同
直径小于1cm且无症状的子宫息肉可暂观察,较大或有症状者需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增生需根据病理类型治疗,单纯性增生可采用黄体酮等孕激素药物治疗3-6个月,复杂性增生需延长用药时间至6-9个月,不典型增生则建议行子宫切除术,尤其适用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月经紊乱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及内分泌检查。两种疾病均需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或手术,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