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蒲公英的作用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蒲公英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一般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促进消化以及抗氧化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在中医和现代研究中均有体现,但具体应用需遵医嘱。

1、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寒味苦,归肝胃经,能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绿原酸等成分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适用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实热证。

2、消肿散结

蒲公英可通过促进淋巴循环加速局部炎症物质代谢,减轻乳腺炎导致的乳房肿块疼痛。外敷新鲜蒲公英捣碎的汁液,能缓解虫蛇咬伤引起的局部红肿。

3、利湿通淋

其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能增加胆汁分泌,帮助改善肝胆湿热引发的黄疸。钾离子和菊糖成分可促进尿液生成,对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有辅助缓解作用。

4、促进消化

含有的蒲公英苦素能刺激味觉神经,反射性增加唾液与胃液分泌。膳食纤维含量达3.5-4.2g/100g,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5、抗氧化

研究发现蒲公英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可达12.3mg/g,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其抗氧化活性对延缓皮肤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潜在益处。

蒲公英虽然应用广泛,但体质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新鲜植株可能携带寄生虫或农药残留,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加工制品。出现适应症时应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