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涩精止汗、滋阴养血、强筋健骨等功效作用。其药性微温,归肝、肾经,属于补虚药中的补阴药,在中医临床常用于调理肝肾不足引起的相关病症。
1、补益肝肾
山萸肉能滋养肝肾之阴,改善因肝肾阴虚导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其含有的有机酸和多糖成分可调节肝肾功能,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均有辅助调理作用。
2、收敛固脱
该药材具有固涩作用,可治疗遗精滑精、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等滑脱不禁之症。临床上常与熟地黄、山药等配伍使用,在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时发挥固摄作用。
3、涩精止汗
对于自汗、盗汗等体虚不固的汗症,山萸肉可通过收敛作用调节汗液分泌。其含有的鞣质成分能收缩汗腺,常与龙骨、牡蛎等收敛药物同用,改善术后虚汗或结核病导致的夜间盗汗。
4、滋阴养血
山萸肉可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其含有的环烯醚萜苷类物质能刺激骨髓造血,辅助治疗贫血、化疗后血细胞减少等病症。
5、强筋健骨
通过补益肝肾的作用间接强壮筋骨,可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酸痛、下肢无力。对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疾病有辅助治疗效果。
使用山萸肉需注意其收敛特性,外感发热、小便不利及实热证患者不宜服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配伍使用,常规入药剂量为6-12克,入汤剂时应先煎以充分释放有效成分。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与利尿剂同用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