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一般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排毒消肿、调节免疫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负压吸附体表,可对局部组织产生良性刺激。
1、祛风散寒
拔罐时产生的负压作用可扩张皮肤毛孔和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体内寒湿邪气排出。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关节冷痛等症状,能通过驱散体表寒邪达到缓解效果。
2、活血化瘀
负压吸附可增强局部组织的血液灌注量,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瘀血消散。临床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的皮下瘀血、女性痛经等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
3、舒筋通络
罐体吸附时对肌肉筋膜的牵拉作用,能松解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对于长期劳损引起的腰背肌劳损、肩周炎等病症,可有效解除肌肉紧张状态。
4、排毒消肿
负压刺激可增强细胞通透性,促进局部代谢产物和炎性物质排出。针对蚊虫叮咬、局部水肿等情况,能通过加速淋巴回流减轻肿胀。
5、调节免疫
拔罐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可激发经气运行,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定期在足三里、大椎等穴位施术,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拔罐操作需根据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穴位及留罐时间,单次治疗不宜超过15分钟。皮肤破损、高热患者及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禁止拔罐。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性治疗,避免自行操作导致皮肤烫伤或淤斑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