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姿势不正可能会引起脚后跟疼痛,但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常见的关联因素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及骨骼畸形等,长期不良步态可能加重局部组织负担。
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行走时姿势异常会导致足底筋膜张力增加,反复牵拉刺激引发无菌性炎症。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稍缓解。跟腱炎多因步态异常使跟腱承受过度应力,跟骨后上方出现肿胀压痛,足背屈时疼痛加剧。先天性扁平足、高弓足等骨骼畸形患者,因足部生物力学异常,行走时跟骨受力不均,易出现足底脂肪垫萎缩或应力性骨损伤。
若存在长期步态异常且伴随足跟疼痛,建议通过足部X线、超声或磁共振检查评估骨骼及软组织情况。日常可穿着支撑性鞋具,进行足底筋膜拉伸、小腿三头肌放松等康复训练。疼痛急性期可通过冰敷、口服布洛芬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