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需根据患者体质及症状分型论治,常见证型包括肺肾阴虚、痰瘀互结、脾胃虚弱等。临床可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及外治法综合调理,具体需由专业中医师判断后实施。
1、肺肾阴虚
患者多表现为咽干灼痛、咳嗽少痰,夜间症状加重,伴随腰膝酸软等肾阴不足症状。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常用养阴清肺汤为基础方,含玄参、麦冬、生地等药材,中成药可选用养阴清肺丸或六味地黄丸。日常可配合沙参、玉竹等代茶饮。
2、痰瘀互结
常见咽部异物感明显,黏膜暗红肥厚,舌质紫暗有瘀斑。多因气滞血瘀与痰湿互结所致,常用会厌逐瘀汤加减,含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药材,配伍浙贝母、桔梗等化痰药物。可辅以穴位贴敷天突、膻中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
3、脾胃虚弱
症见咽部隐痛、分泌物清稀,伴随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脾虚表现。治疗侧重健脾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日常需忌食生冷,配合艾灸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患者就诊时需提供详细症状、舌脉特征等信息供医师辨证。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注意咽喉保湿。若出现声嘶加重、吞咽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中药需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