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吗

谢正元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甚至肠上皮化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参与疾病的发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长期定植于胃黏膜,其产生的氨、细胞毒素等物质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胃黏膜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加速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促进萎缩进程。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常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如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异常、高盐饮食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胃黏膜萎缩。建议存在上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确诊后规范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日常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腌制食品和酒精,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