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为什么冬季容易生冻疮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冻疮在冬季容易发生,通常与低温环境、潮湿、血液循环不良、衣物过紧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若出现冻疮,建议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并遵医嘱治疗。

1、低温环境

冬季气温较低,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会导致皮下小动脉收缩,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若未及时保暖,细胞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会引发炎症反应,形成冻疮。患者需注意佩戴手套、耳罩等保暖物品,日常可使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患处促进血液循环。

2、潮湿

潮湿环境会加速体表热量流失,导致皮肤温度下降。例如鞋袜被雪水浸湿后,足部更易受冷刺激,皮下血管持续性痉挛可能诱发冻疮。建议保持皮肤干燥,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局部可遵医嘱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生素E乳膏等改善症状。

3、血液循环不良

部分人群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末梢血液循环较差的情况,例如雷诺综合征患者,在寒冷刺激下血管收缩反应更明显,容易形成冻疮。此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扩张血管,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恢复。

4、衣物过紧

穿着过紧的鞋袜或手套可能压迫血管,影响四肢末梢血液供应,导致局部抗寒能力下降。建议选择宽松保暖的衣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活动手指、脚趾以促进血液循环。

5、个体因素

营养不良、贫血、缺乏运动等人群对寒冷的耐受性较低,更易发生冻疮。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胡萝卜等,同时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若冻疮部位出现水疱破溃或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日常应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热源烘烤患处,反复揉搓可能加重皮肤损伤。冻疮易复发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烟酸片、冻疮膏等药物进行预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