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早发现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通常可通过定期眼底检查、自我监测视力变化以及控制代谢指标来实现。该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及时筛查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定期眼底检查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需接受一次散瞳眼底检查,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则缩短至3-6个月复查。眼科医生通过眼底镜可观察微动脉瘤、出血点等特征性改变,配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检测视网膜厚度变化,荧光素血管造影则可清晰显示血管渗漏情况。这些检查能发现尚无症状的早期病变。

2、自我监测视力变化

患者需每日关注视物清晰度,出现视物模糊、眼前固定黑影、飞蚊症突然增多或视物变形时,应立即就诊。单眼交替遮盖测试有助于发现单侧视力下降,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可自查视物变形情况。但需注意,双眼病变对称时可能不易察觉异常。

3、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mmol/L。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视网膜病变风险下降35%。动态血糖监测配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减少血糖波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兼具降血压和肾脏保护作用。

确诊患者应每3个月监测眼底情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在孕早期及每3个月进行筛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及屏气动作,防止玻璃体牵拉引发眼底出血。建议在三级医院内分泌科与眼科建立联合随访档案,采用人工智能辅助的眼底成像系统可提升微血管病变检出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