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管理饮食结构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管理饮食结构需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兼顾营养均衡及并发症的预防。通常可通过控制总热量摄入、调整碳水化合物比例、选择低GI食物、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钠盐及脂肪等方式进行膳食管理。

1、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及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肥胖者需适当减少摄入,建议每日减少500-750kcal以达到缓慢减重目标,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合并肾病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2、调整碳水化合物比例

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复合碳水,占总热量45%-60%。采用分餐制,将每日主食分为5-6次摄入,避免集中进食引发血糖波动。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需额外增加深色蔬菜摄入,补充叶黄素。

3、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优先选用GI值≤55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烹饪时保留食物完整性,如整粒蒸煮优于打粉加工。合并神经病变患者可增加B族维生素含量高的糙米、酵母等食物。

4、保证优质蛋白摄入

每日1.0-1.2g/kg体重,肾病Ⅲ期以下可选用大豆蛋白,肾病Ⅳ期以上建议选择蛋清、低磷鱼肉等动物蛋白。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每周至少摄入2次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

5、限制钠盐及脂肪

每日食盐<5g,避免腌制食品。烹调选用橄榄油、山茶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7%总热量。合并高尿酸血症者需同时控制嘌呤摄入,避免浓肉汤、动物内脏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及肾功能指标,每3个月进行营养评估。合并不同并发症时需制定个体化食谱,如肾病者需控制蛋白质总量,视网膜病变需增加抗氧化物质摄入。饮食调整需与运动治疗、药物干预相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应经内分泌科医师和临床营养师共同制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