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尿等待可能与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前列腺问题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这些症状通常由前列腺体积或结构改变影响尿道及膀胱功能引发,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及检查综合判断。
1、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由细菌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炎症刺激会导致尿急、尿频、尿痛、排尿灼热感,部分患者伴随会阴部胀痛或尿道口滴白。急性期可能伴随发热,慢性患者症状反复超过3个月。直肠指检可触及肿胀腺体,前列腺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治疗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胶囊,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辅以前列安栓肛门给药。
2、良性前列腺增生
老年男性常见,因雄激素刺激导致腺体增生压迫尿道,表现为尿等待、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夜尿增多。长期梗阻可能引发尿潴留或肾积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可评估严重程度,超声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轻中度患者可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平滑肌,非那雄胺片缩小腺体体积。重度患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激光汽化术解除梗阻。
3、前列腺癌
早期症状与增生相似,晚期出现骨痛、血尿、消瘦等。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升高,与遗传、高脂饮食相关。直肠指检触及坚硬结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显著升高,确诊依赖穿刺活检。局限性癌灶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转移癌采用戈舍瑞林注射液等药物去势治疗,配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定期PSA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出现排尿异常建议尽早就诊泌尿外科,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尿流动力学等检查。避免久坐、憋尿、饮酒等加重前列腺充血的行为,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ml。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换方案。对于持续加重的排尿困难或血尿,应立即进行前列腺核磁共振成像排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