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种后一般可能出现发热反应,但通常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多数情况下可自行缓解。发热可能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或个体差异有关,若体温过高或持续不退则建议及时就医。
流感疫苗引起的发热主要与机体免疫应答有关。接种疫苗后,灭活病毒成分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过程中可能释放内源性致热因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短暂低热。这种发热通常出现在接种后6-24小时,体温多在37.3-38.5℃之间,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
儿童、老年人和过敏体质者更易出现发热反应。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强烈。部分人群可能对疫苗中的辅料成分如硫柳汞等存在敏感性,也会引起体温升高。若腋温超过38.5℃或伴有寒战、抽搐等症状,需警惕异常反应的可能。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出现低热时可多饮水、物理降温。建议使用水银体温计定时监测,避免使用退热贴遮盖接种部位。若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或伴随皮疹、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到感染科或急诊科就诊。疫苗接种后出现可控的发热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因此拒绝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