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狂犬病早期低烧乏力是征兆吗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狂犬病早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但需结合暴露史综合判断。若近期有被犬、猫等动物抓咬伤的情况,伴随伤口异常感或情绪变化,应警惕感染风险;若无相关暴露,则可能与普通感冒、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

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37.8-38.3℃的低热,伴随头痛、食欲减退和疲倦感。约半数患者受伤部位会出现蚁走感、刺痛或麻木等异常感觉,这与病毒沿神经扩散的特性有关。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逐渐出现恐水、怕风等典型症状。

普通病毒感染导致的低热乏力通常呈一过性,通过休息和补液3-5天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确动物致伤史,建议立即前往犬伤门诊处理。医务人员会根据暴露分级进行规范处置,二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还需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所有哺乳动物致伤均有潜在传播风险,建议及时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能有效建立免疫保护,不必过度恐慌但需规范处置。日常接触未破损皮肤或间接接触污染物不会造成感染,无需特殊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