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初期可能出现焦虑不安的表现,但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暴露史综合判断。若近期有被疑似狂犬病动物抓咬的经历,需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
狂犬病初期症状多表现为低热、头痛、乏力等类似感冒的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改变。这些症状通常在被咬伤后1-3个月出现,具体潜伏期与咬伤部位距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有关。若患者有明确的犬、猫、蝙蝠等动物抓咬伤史,且未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出现此类症状时应立即到感染科就诊。
需要强调的是,单纯焦虑不安不能作为诊断狂犬病的依据。日常生活中压力过大、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数十种情况都可能引发类似症状。若没有动物接触史,建议优先到心理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排查其他常见病因。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但通过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可有效预防。若存在可疑动物接触史,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建议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种疫苗。已出现疑似症状者需立即住院进行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