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若长期存在低血压并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1.生理性原因
部分人群因遗传或体质瘦弱,可能出现血压偏低但无不适症状。妊娠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血管扩张,可能引起暂时性低血压。此外,体位突然改变如从蹲位站起时,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通常数分钟内可自行缓解。
2.心血管疾病
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时可能引发低血压,如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等。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但需根据原发病调整治疗方案。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代谢率降低、心率减慢,从而引起低血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因醛固酮分泌不足,可能出现低血压伴皮肤色素沉着。此类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若出现持续低血压伴有晕厥、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药物引起的低血压需由医生评估后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保证水分和电解质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