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紫外线治疗以及中药辅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外用药物治疗
马拉色菌属于嗜脂性真菌,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感染部位。对于炎症明显者,可短期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复方制剂,但需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
2、口服药物治疗
若皮损范围广泛或外用效果不佳,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
3、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汗液浸渍。洗澡时使用硫磺皂或二硫化硒洗剂,穿着透气棉质衣物。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摄入,控制皮肤油脂分泌。
4、紫外线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可通过抑制真菌增殖和调节皮肤免疫发挥作用,适用于顽固性病例。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注意控制照射剂量。
5、中药辅助治疗
黄连、苦参等清热燥湿类中药煎剂外洗,或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材泡洗患处,可辅助改善症状。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患者需避免搔抓或自行挤压皮损,防止继发感染。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根据真菌镜检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