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术后医院康复需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活动指导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以促进恢复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切口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污染或沾水。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异常分泌物,若出现发热、疼痛加重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同时需避免牵拉或压迫伤口,防止裂开。
2.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缓解,如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盐酸曲马多片等镇痛药物;还可通过调整体位、冷敷等物理方式减轻不适,避免因疼痛限制呼吸和活动。
3.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均衡膳食,如鱼肉、鸡蛋及新鲜果蔬。对于消化功能较弱者,可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或蛋白补充剂,维持机体修复所需能量。
4.活动指导
麻醉清醒后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病情稳定后尽早下床活动,从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短距离行走,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胸腔、腹腔手术患者需进行呼吸训练,促进肺复张。
5.心理支持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心理疏导、冥想放松等方式调节。家属需多陪伴沟通,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治疗进展,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肿瘤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血常规检查、影像学等指标。若出现持续发热、切口不愈合或体重骤降等情况,需及时告知主管医生。同时需注意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劳累,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