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接触危险吗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接触一般存在一定风险,但具体危险程度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若接触者存在皮肤黏膜破损或未接种疫苗,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具有较强传染性。若健康人群的伤口或黏膜直接接触到含有病毒的血液,病毒可能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尤其是未接种慢性乙型肝炎疫苗且体内无保护性抗体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更高。日常生活中的间接接触,如共用餐具或握手,通常不会造成传播。

为降低感染风险,建议接触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若明确有血液暴露,应在24小时内前往医院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必要时接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并确保家庭成员及时接种疫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