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为何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与日俱增?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慢性疾病及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且受多种诱因影响,需结合个体情况具体分析。

1.人口老龄化

骨质疏松症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骨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使得该病患病基数扩大,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2.生活方式改变

现代人普遍缺乏户外运动,久坐、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增多。高盐、高糖饮食及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加速钙质流失。部分年轻群体过度节食导致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慢性疾病及药物影响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可能干扰骨代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可能抑制骨形成或促进骨吸收,例如泼尼松每日用量大于5mg且持续3个月以上时,骨折风险显著增高。

若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或轻微外力后骨折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或骨科就诊。可通过骨密度检测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松药物,配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补充。日常需保持适度日照,每周进行3-4次负重运动,注意预防跌倒。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