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下降需要进行的诊断通常包括视力检查、验光、眼底检查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方式。日常若出现视力异常,建议及时到眼科就诊,完善专业检查以明确病因。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评估视力下降程度的基础项目。医生会通过标准视力表测量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问题。对于儿童或无法配合者,可能采用图形视力表或手持式检测工具完成评估。
2、验光检查
包括电脑验光和散瞳验光两种方式。散瞳验光通过滴注睫状肌麻痹剂排除调节因素干扰,能准确检测屈光状态,特别适用于青少年近视患者。对于45岁以上人群,医生会同时评估老视程度,开具合适的双光或渐进多焦点镜片处方。
3、眼底检查
使用直接检眼镜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网膜、视神经及黄斑区。该项检查能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黄斑裂孔等致盲性眼病。若发现异常血管增生或出血灶,可能需联合荧光素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诊。
若伴随眼痛、头痛等症状,医生可能追加眼压测量排查青光眼,或进行视野检查评估视神经功能。部分患者需接受眼部B超、角膜地形图或眼眶CT/MRI检查,排除视网膜脱离、圆锥角膜或颅内占位性病变。确诊后应根据病因选择配镜矫正、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