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肢假肢材质如何选择更利于活动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下肢假肢材质的选择需结合活动需求、体重及残肢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常用材质主要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聚乙烯以及硅胶等,具体选择需个体化评估。

1、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材质具有轻量化、高强度的特性,其良好的能量回馈效果可提升行走效率,适合运动需求较高的人群。该材质能有效减少步行时的能量消耗,但对承重能力和残肢形态的适配性要求较高。

2、钛合金

钛合金假肢关节部件具备优异的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适合体重较大或活动强度高的使用者。其刚性结构能为截肢者提供稳定支撑,但整体重量相对较重,可能影响长时间活动的灵活性。

3、聚乙烯材料

作为接受腔常用材质,聚乙烯具有轻便、易塑形的特点,可根据残肢形状定制适配腔体。其弹性模量适中,能分散局部压力,但对高温环境耐受性较差,需定期更换衬垫。

4、硅胶材质

硅胶衬套能显著提升佩戴舒适度,其缓冲性能可减少皮肤摩擦损伤。柔软材质适合皮肤敏感者,但耐磨性较弱,需配合其他承重结构使用。

建议在康复医师和假肢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态评估、步态分析等专业手段选择材质组合方案。定期随访调整接受腔适配度,并注意假肢组件的日常维护,以维持最佳活动功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