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肢假肢对运动功能有哪些限制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下肢假肢对运动功能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平衡稳定性不足以及运动耐力下降等方面。这些限制可能因假肢类型、截肢部位及个体适应情况而有所不同。

1、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下肢假肢的机械关节设计通常无法完全模拟自然关节的灵活性。例如,踝关节假肢在背屈和跖屈角度上存在限制,可能影响跑步时的蹬地动作或上下楼梯的流畅性。膝关节假肢的屈伸幅度也可能小于生理关节,导致步态不协调。

2、平衡稳定性不足

假肢缺乏本体感觉反馈,使用者难以精确感知地面状况。在湿滑路面、斜坡或不平整地形行走时,可能出现重心偏移或假肢打滑现象。急停转向等突发动作的响应速度较慢,增加跌倒风险。

3、运动耐力下降

佩戴假肢需要额外能量消耗,研究表明单侧下肢截肢者行走能耗比健全人高20%-40%。长时间运动易引发残肢皮肤磨损、压力性疼痛等问题,限制持续运动时间。部分高强度运动如跳跃、深蹲可能因假肢结构强度不足而受限。

建议根据运动需求选择适配的假肢组件,如配备储能脚板或液压膝关节的运动型假肢。定期进行平衡训练和肌力强化,佩戴硅胶衬垫保护残肢。运动时应循序渐进,注意观察残肢皮肤状态,出现红肿或疼痛需及时调整假肢接受腔。专业康复医师的定期评估对改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