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时心跳过快可通过调整呼吸、适当休息、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以及紧急处理等方式帮助平稳。具体方法需根据诱因及病情程度选择,必要时需及时就医。
1、调整呼吸
深呼吸是缓解心悸的常用方法。建议闭口用鼻缓慢吸气4秒,屏息2秒后缓慢呼气6秒,重复数次。这种呼吸方式能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减缓心率。同时可尝试冥想或渐进式肌肉放松,进一步降低焦虑感。
2、适当休息
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选择安静环境平卧或半卧位。建议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环境温度在22-25℃。若伴有冷汗可饮用适量温盐水,但需注意单次饮水量不超过200ml,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3、刺激迷走神经
可采用瓦氏动作(Valsalva动作),即深吸气后屏气并做呼气动作10-15秒。也可尝试咳嗽反射或冰袋敷面(温度保持在4℃左右,敷于面部10-15秒)。这些方法通过增加胸腔压力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经,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
4、药物治疗
若上述方法无效且明确为心律失常,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或稳心颗粒等药物。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性起效,中成药多具有宁心安神功效,但需注意药物禁忌证。
5、紧急处理
当心率持续超过150次/分,或伴有胸痛、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监测脉搏和意识状态,避免喂食任何药物或食物。
出现心悸症状时需避免恐慌性深呼吸,过度换气可能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建议日常记录心悸发作的时间、诱因和持续时间,就诊时携带动态心电图报告。长期反复发作者应完善甲状腺功能、电解质及心脏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切忌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掩盖症状,以免延误病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