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心率正常范围存在差异,通常新生儿为120~140次/分,婴儿为110~130次/分,儿童为80~100次/分,青少年为70~90次/分,成年人为60~100次/分。具体范围可能因个体差异或测量条件而略有不同。
1、新生儿
新生儿由于代谢旺盛、心脏发育尚未完全,心率普遍较快,安静状态下正常范围为每分钟120~140次。哭闹、进食或体温升高时,心率可能短暂上升至160次/分以上,但平静后可逐渐恢复。
2、儿童及青少年
3~6岁儿童心率约为80~100次/分,7~12岁儿童为70~90次/分。青少年时期随着心脏发育成熟,心率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运动、情绪激动或发热时可能出现生理性心动过速,但休息后多可自行缓解。
3、成年人
健康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长期运动者因心脏泵血效率高,心率可能维持在50~60次/分。老年人因心脏传导系统退化,心率可能较年轻人略快,但一般不超过100次/分。若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并伴有头晕、胸闷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测量心率时应处于安静状态,连续测量三天取平均值更准确。若发现心率异常波动或伴随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