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合并房颤需要特别注意用药管理、心率监测、液体摄入控制、定期复诊以及症状观察等方面。这类患者病情复杂,需综合干预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1、用药管理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预防血栓,同时规范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减轻心脏负荷。需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用,尤其是地高辛等控制心率的药物,不当使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2、心率监测
建议每日监测静息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钟为宜。若使用动态心电图发现房颤持续发作超过24小时,或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活动后心率增加幅度不宜超过静息状态的20%。
3、液体摄入控制
每日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1500-2000毫升,包括食物中的水分。体重监测需每日晨起空腹进行,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提示可能存在液体潴留,需联系医生调整利尿剂用量。
4、定期复诊
每1-3个月需进行超声心动图、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查。通过NT-proBNP等生物标志物监测心衰进展,根据肾功能调整抗凝药物剂量,预防出血或栓塞事件。
5、症状观察
关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尿量骤减等心衰恶化表现。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或单侧肢体无力等栓塞征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此类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用药、心率、体重及症状变化。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3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建议参与心脏康复计划,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