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家庭传播通常可以通过隔离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环境消毒、避免密切接触以及增强免疫力等方式进行预防。家属需提高防护意识,并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隔离患者
猩红热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发病期间应尽量单独居住一个房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处。患者使用的餐具、毛巾等物品需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外出或与他人接触时应佩戴医用口罩。隔离期一般持续至症状消失且抗生素治疗满24小时后。
2、注意个人卫生
家庭成员需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或处理其物品后,需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至少20秒。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需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将纸巾密封丢弃。家属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3、加强环境消毒
每日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开关等高频接触物品表面。患者居住房间需保持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者的衣物、床单等纺织品应用热水浸泡清洗,并在阳光下充分晾晒。
4、避免密切接触
家庭成员应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水杯、玩具等物品。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需尽量减少探视患者,若必须接触,建议穿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患者皮肤脱屑期间,需特别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其皮屑。
5、增强免疫力
家庭成员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中应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如猕猴桃、橙子、西兰花等。体弱者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但需注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若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咽痛、草莓舌或皮疹等症状,建议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不可擅自停药。日常需密切观察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儿童群体可定期进行咽拭子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