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患者的舌苔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通常可分为草莓舌、杨梅舌等不同表现。这些变化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1、草莓舌
猩红热发病初期,患者舌面覆盖白色厚苔,同时舌乳头充血肿胀并突出于舌苔表面,形成类似草莓表面的红色颗粒状凸起。此阶段常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与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2、杨梅舌
发病3-4天后,舌苔开始从边缘向中心剥脱,呈现舌面光滑发红、舌乳头持续肿胀的状态,形似杨梅表面。此时患者多已出现典型皮疹,体温可达39-40℃,舌部变化与毒素引起的血管扩张和上皮细胞脱落有关。
猩红热的舌部特征具有诊断价值,但需注意与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药疹等疾病鉴别。若发现舌苔异常改变伴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进行咽拭子培养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严格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