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血压患者如何改善症状?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低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节、物理措施、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症状。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调整生活方式

适当增加每日水分摄入量,有助于提升血容量,改善循环。可进行适度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建议先缓慢坐起再站立,以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饮食调节

每日可适量增加盐分摄入,但需注意不超过6克/天,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少食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一次性大量摄入,防止餐后血压下降。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帮助维持体液平衡。

3、物理措施

穿着医用弹力袜可通过加压下肢静脉,促进血液回流心脏,适用于长期站立工作者。卧位时可抬高下肢15-20度,利用重力作用增加回心血量。在炎热环境中需注意降温,避免血管过度扩张导致血压降低。

4、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氟氢可的松增加血容量,或使用米多君等血管收缩剂。中药方面可能选择生脉饮、补中益气丸等具有升提作用的制剂,但需经中医辨证后使用。

5、定期监测

建议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晨起和餐后数值。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排除贫血或内分泌异常等继发因素。出现头晕加重或晕厥时应立即就诊。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改变体位时需动作缓慢,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可间断活动下肢。若伴随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排查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