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进行适当调整,通常健康人群、高血压患者以及高风险人群的监测频率有所不同。建议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监测间隔,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1、健康成年人
对于没有高血压的病史且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随着年龄增长或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可增加至每半年测量一次。日常体检时可选择诊室血压测量,也可在家中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监测。
2、高血压患者
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需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3次取平均值。建议在服药前、起床后1小时内及睡前进行监测,注意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血压控制稳定者可调整为每周测量2-3天,若出现波动或调整用药方案时需恢复每日监测。
3、高风险人群
具有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建议每3-6个月监测一次。妊娠期女性应从孕早期开始每4周测量,孕中晚期每2周测量。正在服用激素类药物或避孕药的人群,建议每月监测血压变化。
血压监测需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前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建议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保持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若连续三天家庭血压平均值≥135/85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携带监测记录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