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主要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气道结构损伤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吸烟者易患该病的原因包括有害物质刺激、纤毛功能受损以及防御机制下降等。
1、有害物质刺激
烟草烟雾中含有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这些成分会直接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长期刺激还会引发气道黏膜水肿,促使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形成慢性炎症反应,逐步发展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2、纤毛功能受损
正常支气管黏膜的纤毛以每分钟1000次左右的频率摆动,可有效清除吸入颗粒物。烟草中的氰化物、甲醛等成分会破坏纤毛结构,使其摆动频率降至每分钟600次以下。当纤毛清除能力下降60%时,痰液和病原体容易滞留,持续刺激会导致支气管腺体肥大,形成痰液淤积的恶性循环。
3、防御机制下降
吸烟会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呼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减少40%-50%。这种免疫缺陷病状态使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更易定植。研究显示吸烟者下呼吸道细菌载量是非吸烟者的3-5倍,反复感染会加速气道重塑进程。
建议吸烟者尽早戒烟,接触二手烟者也需做好防护。若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等症状超过3个月,应到呼吸内科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胸部CT检查,及时干预可延缓肺功能下降。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并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